在生活中,化妝品消費熱度持續走高,名目繁多的化妝品品牌層出不窮,化妝品消費安全且不可忽視。南寧市市場監管局發布化妝品消費提示,提醒廣大消費者在購買化妝品時應留心,遠離“美麗陷阱”。
選購化妝品“七注意”。
購買化妝品時,消費者應結合自身消費需求。根據膚質選擇化妝品:選購化妝品前,消費者應該對自己的肌膚和發質有一定了解,了解自己的實際情況和需求,才能更好選擇適合自己的化妝品;選擇正規途徑購買:應到超市、百貨商場等有合法營業執照的門店或正規電商平臺購買;查詢產品登記信息:通過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查詢化妝品的注冊備案情況;觀察產品質量:看看是否有變色、油水分離或長霉斑等現象,聞一聞有沒有變味;查看成分標識:化妝品成分表所標識的成分名稱,按其在配方中含量由大到小進行排序,即排位越靠前,表明這個成分在該化妝品的含量越高;試用產品:取少量產品涂抹在耳朵后面或前臂屈側處,確定沒有刺激或過敏后才購買;留存購買憑證:購買時索要發票或商場小票,并保留化妝品的包裝留作維權時的證據。
謹慎網購化妝品。
應選擇到正規合法的網站購買化妝品;購買化妝品時,要仔細查看產品標簽和產品資質證明,不購買標簽信息不完整的化妝品;不要盲目輕信互聯網廣告和宣傳,與市場價格相比明顯過低的產品,要謹慎購買;要注意索要發票和保存電子購物憑證,核對內容并妥善保存。
科學辨識化妝品質量。
有的化妝品由于保存不恰當,就算沒有過期也出現變質的現象。在這種情況下,不能為了省錢或者舍不得丟棄還繼續使用,否則可能會對皮膚造成很嚴重的后果。觀顏色:化妝品原有顏色發生了改變,可能是由于微生物產生色素讓化妝品變黃、變褐甚至變黑,也可能是化妝品中某些成分的變質產生顏色改變。聞氣味:化妝品產生氣泡和怪味,是由于微生物的發酵,使化妝品中的有機物分解產生酸和氣體。看稀稠:化妝品變稀出水,是由于菌體里含有水解蛋白質和脂類的酶,使化妝品中的蛋白質和脂類分解,乳化程度受到破壞,導致變質,也可能是由于配方不穩定、物理穩定性不佳或貯藏條件不妥當等導致的乳劑破裂,形成油水分離現象。察表層:化妝品出現綠色、黃色、黑色等霉斑,是由于霉菌污染化妝品所導致的。
日常生活中,除了使用化妝品之外,對皮膚的保養也不能少。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生活頻道整理了一些護膚小竅門,一起來了解下吧。
補水很重要
在春季,因為天氣干燥,皮膚很容易流失水分,所以,給肌膚補水尤為重要。皮膚最表面的角質層通常保有15%-20%的水分含量,當角質層含水量低于10%的時候,皮膚就會變得粗糙、暗淡、失去彈性。直接補充肌膚細胞所需的水分是秋季護膚的關鍵。日常除了使用必備的補水產品外,還要多喝水,從體內開始補充水分。
保濕鎖水不能少
春季皮膚保濕必不可少,但不要與補水混為一談。保濕是鎖住肌膚水分,防止水分蒸發,只有把水分留住,才能擁有水嫩嫩的肌膚。保濕的重點在于維持角質層的潤澤,最有效的速效保濕方法非敷面膜莫屬。但是敷面膜的次數也要根據肌膚的具體情況而定,不能亂敷。
防曬依舊是重點
很多人認為春季陽光照射不強,不需要防曬,這種想法并不正確。春季雖然陽光照射不像夏天那樣強烈,但紫外線依然存在,如果不做好防曬工作,肌膚很容易受到傷害。所以,秋季外出,不僅要涂抹防曬用品,還應攜帶好其它防曬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