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楊玏、毛曉彤主演的愛情片《以年為單位的戀愛》正在公映,青年演員楊玏在片中扮演一個從酒店業出來自己創業的青年江宇,跟毛曉彤飾演的陸鹿珊談了一場“以年為單位”的戀愛,這也是兩人繼2020年在電視劇《三十而已》中扮演夫妻后的再一次合作。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聊起這些年自己演戲的感受時,他說,相比從前,現在的自己,最大的變化就是“演戲更加從容了”。
整個故事特別有生活質感
從小出生在北京的楊玏這幾年非常活躍,尤其在電視劇領域,出演了《三十而已》《流金歲月》《清平樂》《你的名字我的姓氏》等多部電視劇,他獨有的書生氣質和幽默的個性,受到了很多觀眾的喜愛。但《以年為單位的戀愛》是他第一次擔任電影男一號,聊起拍攝的機緣,他說,自己之前跟黎志導演并沒有合作過,這次制片方主動聯系到了他,問他有沒有合作的意愿。在跟黎志導演深入地聊了兩次劇本后,他接下了這部戲。
“這個劇本打動我的一點,是整個故事特別真實。電影通過江宇和陸鹿珊之間的分分合合,很好地表現了現在年輕人戀愛時的狀態和可能遇到的問題,包括他們的爭吵、觀念上的差異、男女在情感上的分歧以及從一開始熱戀到后來分手再到復合的全過程,非常有生活的質感。”楊玏這樣說道。
楊玏演戲,喜歡從劇本和故事大綱出發,分析角色的個性和特點,人生經歷、相貌特征和生活習慣,都不放過。他認為,江宇跟之前自己演過的角色還是有很大不同,“他是一個在北京創業的IT男,生活非常不規律,加上正處于創業攻堅的階段,沒有更多的心思來經營跟陸鹿珊的感情,所以出現感情危機時,他感到非常困惑,覺得自己并沒有做錯什么。”
提起“碼農”這個字眼,楊玏坦言,自己并不想把江宇塑造成網上調侃的“碼農”形象:穿著格子襯衫,發際線后移甚至是脫發。“我覺得當江宇坐在電腦前專注工作的時候,展現給觀眾的反而更加能夠突出他的職業身份。”
江宇和陸鹿珊就像身邊的朋友
聊起表演上的難度,楊玏坦言,難度來自于這個電影離現在觀眾的生活太近了,“江宇和陸鹿珊太像觀眾身邊的朋友了,如何能在大銀幕上讓觀眾覺得你的表演挺生活化,而且不夾生,對我來講是挺難的。當然我也想通過這部電影來檢驗一下自己的演技。”
有些演員在表演時會借鑒身邊朋友們的生活經驗,但楊玏不會這么做,“因為任何一段關系出現問題的時候,沒有人能做到絕對的感同身受。即便你身邊朋友曾經遇到過這個問題,然后他跟你掏心窩子訴說他當時所有的感受,你可能也不能完完全全地感受到,何況這部影片中兩個人的關系也沒有特別的刁鉆和稀有。我倒是覺得,進入劇本讓自己投入到角色的情境,直接去感受它,可能是最好的。”
第二次跟毛曉彤合作,楊玏最大的感受是兩人的合作更加默契了,“我們在戲中一秒鐘就能吵起來。”
《以年為單位的戀愛》中也有不少吵架戲,在楊玏看來,這次吵的內容跟《三十而已》完全不一樣。鐘曉芹和楊嶼已經是夫妻關系,兩人已經很熟悉了,“而這次江宇和陸鹿珊是在跨年夜這天他們才相遇,當晚就熱戀了。但慢慢的,潛在水下的問題和矛盾浮了上來,因此,兩人的矛盾爆發出來更加的激烈。”
楊玏對這次的拍攝體驗感覺很滿意,“我們整個創作過程和劇組氛圍特別細致愉悅。如果大家看電影時能夠代入到自己身上,能夠反思兩人情感關系出現問題的根源,并且能夠做到引以為戒的話,那就太好了。”
受父親楊立新影響最大
楊玏也算是“星二代”,父親是北京人藝著名演員楊立新老師。他從小在人藝的氛圍中長大。
“我上學時并沒有特別長期的目標,大學畢業后也沒覺得自己以后一定要當演員。”
聊起國外上學的經歷,楊玏實話實說,“我覺得自己能有一段在國外生活的經歷,確實讓我變得更加獨立,也更加能辯證地看待問題。在演戲的時候,多多少少能讓我多維度地考量角色,盡量演得真實一些。”
對于“誰在表演上對自己影響最大”這個問題,楊玏毫不猶豫地回答:當然是我父親。“我從小看他演的戲,上大學后覺得自己可以看懂話劇了,我們倆有空就聊,包括他給我推薦的書,都是一些他覺得我應該看的,我受他的影響肯定是最大的。”
現在父親已經很少在演戲上指點楊玏了,但如果一起看了一部話劇或一個電影,爺倆兒還是會聚在一起探討:這部作品精妙在哪里?演員表演的精彩和失誤又在哪里?“我最佩服他的是一特別認真的人,但凡對一件事感興趣,或者要出演一個角色,他一定會盡最大可能,集中時間和精力去把這件事弄明白,把事情做到最好為止。”
上臺演話劇也是楊玏的一個夢想,“這顆演話劇的種子一直在我心里邊,但也得碰上合適的戲才行。”
剛參加工作的時候,楊玏對于演戲還有點難以把握,也出現過不知所措的情況,“現在從容多了,不過偶爾仍會有缺乏安全感的時刻。現在最大的感悟,就是多多豐富自己的生活,在該用勁兒的地兒多用點勁兒,同時在心態上學會了順勢而為。”
采訪結束的時候,楊玏特意叮囑記者,“我們家一直訂閱《北京晚報》,是晚報的忠實讀者,也替我向晚報的讀者問聲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