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戒手機”,呱呱(化名)去年6月在電商平臺上買了一個“禁欲盒”。盒子帶鎖,手機放進去后設定時間,直到計時結束,自動解鎖,手機才能取出來。呱呱每天下班后,在晚上7點左右,把手機放進去,然后設定12小時,第二天早上再拿出來,以此保證自己能在業余生活集中精力看書學習,早睡早起。
他把自己的經歷,發在了網絡上,引起很多人的共鳴,已有近100條跟帖。不少人在留言中表示,自己每天的“屏幕使用時間”從未少于10小時,時間大多花在刷抖音、查熱搜、逛B站等娛樂活動上,嚴重者影響學習考試和工作;在手機上浪費太多時間,大家都感到焦慮,并想出各種辦法,比如有年輕人把智能手機換成只具備通訊功能的“老人機”,有人把屏幕設置成只有黑白兩色的水墨屏,但最后都感慨“自制力太差”,不少人都覺得呱呱這個把手機“物理隔離”的辦法不錯,也想買一個類似的“禁欲盒”。
隨著時代發展,智能手機已經成為大多數人的生活必需品。由于疫情影響,一些人居家辦公或學習后,使用手機的時長越來越長,用“手機長在手上”形容,并不為過。“戒手機”的需求應運而生,并逐漸發展成為一門生意。
在某電商平臺上搜索“戒手機”,出現相關產品有三四款。記者聯系上江蘇泰州人堵舜,他自稱是第一個把“戒手機”想法變成產品的人。堵舜一口氣給記者發來了幾代產品的樣圖,他發現網絡上已有一些模仿者跟進,如此小眾的市場賽道也正變得擁擠起來。
堵舜也曾是個重度手機上癮者。2018年,他決定考研,備考中手機成為他的妨礙,控制不住總是想玩:“意志力稍微松動一下,刷一會社交軟件,立馬被大量零碎的信息淹沒,再一抬眼,一兩個小時過去了。”白天浪費時間,晚上就焦慮自責,陷入惡性循環,但他又不能離開手機,且不談出行支付,就是去圖書館也要手機掃碼,查閱資料也需要手機。如此一來,他想到,給手機定時上鎖是個方案。當時,電商平臺上已有類似商品,名字叫“定時開啟儲物罐”,產品主要出口,人們買下用來對抗餅干、巧克力等零食誘惑,那是一個能上鎖的透明保鮮盒,通過旋轉旋鈕設定時間,需要換電池續航,但設計得不太精細。堵舜買來后,把手機調成飛行模式,放進盒子定時上鎖,發現效果很好,效率奇高。
2019年3月,堵舜考研成績不理想,干脆就此開始創業,要把手機定時盒打造成商品。父親是生意人,雖不理解他的新奇發明,還是拿出10萬元,給他做啟動資金。他在批發網站上找了家專業生產鎖具的徐州工廠,幾番折騰,半年時間過去,什么都沒搞出來。堵舜反思后,到上海找更靠譜的工業設計團隊,同時湊了50萬元,勉強夠他備足第一批5000臺產品。
2020年5月,堵舜向市場推出第一代手機定時盒,手掌大小,外形酷似充電寶,表面是鋁合金材質,預留充電接口,最關鍵的功能是定時上鎖,5分鐘到12小時均可設定。
堵舜戰戰兢兢。這個生意如果想做下去,第一批5000臺必須硬著頭皮賣掉。他在各類社交平臺上找到學習類博主,投放不少廣告。他在電商平臺上開出店鋪,為了不要有差評,堵舜自己當客服,處理差評的方式很有誠意,打折返券,給盡好處。幸好,98%的評價都是正面的,有人感嘆,怎么會有如此貼合需求的產品。賣得好的時候,每天能銷售100多臺,半年之后,5000臺賣完了。店鋪后臺數據顯示,購買產品的客戶以高中生、大學生為主,考研人群需求最旺盛,且大多是女性。質疑的聲音一直都在,他身邊大多數親戚朋友覺得,這個東西沒有必要,有人說這是智商稅,更多人認為產品華而不實,起不了多大作用。
手握5000臺產品的銷售款,堵舜迫不及待推出第二代產品,在顏值和使用感受方面,爭取更貼合目標群體需求。2021年,剛過完農歷新年,產品開始“火”起來。從大年初六開始,堵舜每天能賣出300多個,到元宵節,年前準備的3000臺產品一售而空。不少人沒買到,發私信給堵舜,問什么時候補貨,什么時候開始搶購。堵舜推測,應該是年前新投放的一批短視頻廣告起了作用。
最近,因為功能、外形相似的競品出現,堵舜的產品銷量有所下降。不過他對這個市場依舊信心十足,正準備推出第三代產品。他認為,越來越多年輕人意識到“手機上癮”問題,放下手機,克服拖延癥,把時間更多花在學習和工作上,這是一件好事。手機定時盒的市場背后,是人們對自律的需求。
手機定時盒未來市場究竟如何,還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