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中國基金業協會發布了最新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管產品數據。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7月底,最新的私募資管業務規模達15.93萬億元,較6月底增加2377.06億元,增幅1.51%。
僅7月來看,證券期貨經營機構備案私募資管產品數量和規模較6月份均有所下降,分別為1232只、835.66億元。值得注意的是,已有38家資管機構的私募資管業務規模達到或突破千億。
7月私募資管業務規模環比增長1.51%
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7月底,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管業務規模合計15.93萬億元(不含社保基金、企業年金以及證券公司大集合),較上月底增加2377.06億元,增幅1.51%。
在資管行業去杠桿、去通道的背景下,近年私募資管產品的規模穩步縮減,不過隨著過渡期即將結束,相關工作也將收尾,部分月份出現規模的上漲。數據顯示,2020年底私募資管產品存續總規模為16.27萬億元,對比來看,今年7月底減少了3400億元。
從各類資管機構管理規模來看,證券公司及其資管子公司管理私募產品規模最大,達7.44萬億元,占比47%;其次為基金管理公司,產品存續規模4.81萬億元,占比30%。而在各類機構中,期貨公司及其管理子公司管理規模最少,為2813億元,占比2%。
固定收益類產品占比超7成
在四大類投資類型中,固定收益類產品規模最高,達11.23萬億元,占比超過7成。截至今年7月底,固定收益類私募產品達1.51萬只。權益類產品和混合類產品規模旗鼓相當,分別為2.36萬億、2.25萬億,占比均在14%左右。商品及金融衍生品規模最小,為1037億元,占比0.65%。
從產品類型看,單一資產管理計劃為私募產品主力,規模10.38萬億元,占比65.18%;而集合資產管理計劃規模為5.55萬億元,占比34.82%。
在從產品管理方式方面(不含證券公司私募子公司私募基金),通道類產品規模繼續下降,主動管理類產品穩步增長。截至2021年7月底,通道類產品規模3.73萬億元,較上月底下降5.38%;主動管理類產品規模11.66萬億元,較上月底增加4.01%。
7月新設產品規模較6月下降11.5%
根據基金業協會數據,僅今年7月來看,證券期貨經營機構共備案私募資管產品1232只,較6月份的1241只產品減少9只,設立規模835.66億元,也較6月份的944.12億元,減少108.46億元,下降11.5%。
從新備案產品機構類型來看,與過往月份一樣,7月備案私募資管產品數量最多的依然是為證券公司及其資管子公司,達625只,占比50.73%;而基金管理公司依然是各類機構中備案產品規模最大的,達299.74億元。
7月備案產品數量最少是的證券公司私募子公司,共備案16只私募基金,其中,14只為合伙型基金,2只為契約型基金,無公司型基金備案。
從產品類型看,7月備案的集合資管計劃產品數量少于單一資管計劃,不過,設立規模占比遠高于單一資管計劃。具體來看,集合資管計劃514只,總規模達580.50億元,占比近七成;而單一資管計劃718只,設立規模255.16億元,占比約三成。
從投資類型看,固定收益類產品是7月備案私募資管產品數量最多的,達460只,設立規模281.55億元,占比33.69%;而設立規模最大的為權益類產品,197只權益類產品規模287.05億元,占比34.35%。
38家資管機構私募資管業務規模破千億
從不同類型資管機構的規模來看,證券公司及其資管子公司平均管理私募資管業務規模最大,期貨公司及其資管子公司平均管理私募資管業務規模最小。
值得注意的是,已有38家資管機構的私募資管業務規模達到或突破千億,其中,證券公司及其資管子公司超千億公司最多,達16家。
具體來看,截至2021年7月底,證券公司及其資管子公司平均管理私募資管業務規模775億元,管理規模中位數278億元。其中,管理規模超過1000億(含1000億)的有16家,而16家中管理規模超過2000億元(含2000億)之間的有10家。
證券公司私募子公司平均管理私募基金73億元,管理規模中位數18億元。其中,管理規模超過200億元(含200億元)的為7家,而管理規模在5億元到15億元的公司最多,為23家。
基金管理公司平均管理私募資管業務規模391億元,管理規模中位數114億元。管理規模超過1000億元(含1000億元)的為13家;管理規模在100億元到300億元的公司最多,為33家。
基金子公司平均管理私募資管業務規模376億元,管理規模中位數109億元;管理規模超過1000億元(含1000億元)的公司為9家,管理規模在20億元到100億元的最多,達23家。
期貨公司及其資管子公司平均管理私募資管業務規模26億元,管理規模中位數4億元。管理規模超過50億元(含50億元)的公司13家,而管理規模在2億到15億元之間的最多,為34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