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上海多家醫院獲悉,當前這種治療技術在上海還沒有廣泛開展,目前在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以下簡稱上海岳陽醫院)、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兩家醫院可以進行。
而對于這種治療技術,從社交平臺上網友的反饋來看,有人說“看到部分頭發白轉灰”,也有人說“暫時還沒看到效果”,也有人在門診中因“白發不嚴重”直接被醫生勸退。
上海岳陽醫院皮膚科主任李欣強調,目前沒有明確研究證明“打針”可以根治或顯著改善白發,即使在醫院嘗試“白發針”治療,也不是單靠“打針”就能治療白發,而是需要根據患者自身情況,同時結合藥物、激光等綜合治療方式,建議大家對待“白發針”要謹慎選擇。
(資料圖)
除了臨床治療手段之外,患者的生活方式也要調整,“要注意每天保證充足的睡眠,不要熬夜,這樣有助于維持內分泌穩定,其次要保持心情舒暢,情緒穩定等。”李欣說。
談及患者的基本情況,李欣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目前,來院患者中35-50歲人群相對集中,有10%的患者是被勸退的。如果患者白發出現的范圍很少,從外表看一點也不明顯,我們不建議注射‘白發針’,只有患者確實存在病態、臟腑功能失衡,需要綜合治療的前提下,才會給患者開展治療。”
李欣說,“白發針”是網友命名的,這種治療技術其實早在3年前就已經有了,當時還沒有那么多人知道,最初患者也是沖著治療斑禿、脂溢性脫發來的,但隨后在臨床中發現,這種技術也讓部分患者起到治療白發的作用,因此有業內同行開始進一步驗證其臨床有效性。
李欣進一步解釋,“白發針”在臨床上是基于中醫的操作技術:腺苷鈷胺注射液穴位注射療法。“白發針”的主要成分腺苷鈷胺,這其實就是氰鈷型維生素B12的同類物制劑,維生素B12對黑色素的合成至關重要。采取穴位注射的方式,一周一次,半年為一個療程。“目前我們也在進行高級別循證醫學臨床試驗,如果國內其他醫院也要開展,建議現階段在患者完全知情的情況下,進行探索性臨床試驗研究。”
“白發針”的治療原理是什么?“過去在我們的認知當中,白發是沒有辦法治療的,但現在有很多科學家正著手思考并解決這一難題。”李欣表示,白發有先天性因素和后天性因素之分,先天性因素主要包含遺傳、衰老等原因,后天性因素范圍很廣,其中包含精神壓力、疾病、藥物作用和營養問題等等各類因素。
“遺傳因素是我們無法改變的,但可以嘗試改變后天因素。拿白發成因來說,其中之一就是維生素缺乏,特別是維生素B12,也有蛋白質的缺乏等等,還有生活習慣、精神和疾病因素,如果壓力過大、熬夜,或者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紅斑狼瘡、白癜風或斑禿,就容易長白發。另外還有一些消耗性疾病如腫瘤、結核病、糖尿病和高血壓,以及甲狀腺等內分泌疾病,也容易長白發。”李欣進一步表示,“發為血之余”是中醫理論中關于頭發與氣血關系的核心觀點,臟腑功能不調、肝腎不足、氣血兩虛、情志不舒,這些都與白發成因有關。
李欣也關注到社交平臺上對于“白發針”的宣傳,但他特別強調,不要一味去強調“白發針”的作用,“臨床上,也很少有人光靠打針來治療白發的,因為白發是一個世界難題,除了注射‘白發針’,我們還會結合患者自身情況,給予中藥口服治療、低能量激光治療等多種綜合治療方式,單一的注射治療并不一定可以保證治療效果。”
同時李欣還強調,從目前臨床效果來看,的確有一部分患者毛發變黑,但并不是每個人都能有這樣的治療效果,“當前,這一治療技術還需要經過大規模的循證研究,最終去驗證其有效性,接下來,我們將會和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蔡玲玲教授牽頭開展相應的臨床研究,去驗證這一治療技術的有效性。”
此外,上述專家同時表示,除了臨床治療手段之外,患者的生活方式也要調整,“患者還要注意每天保證充足的睡眠,不要熬夜,要確保充分休息,這樣有助于維持內分泌穩定,促進黑色素細胞的正常功能,其次要保持心情舒暢,保持情緒穩定,平時可以嘗試運動、旅游、冥想、聽音樂等方式緩解精神壓力。”李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