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2月7日,河南省召開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會議明確,今年將進一步規范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逐步提高預售門檻,以鄭州、開封為試點,積極探索預售制度改革和現房銷售。這也是1月17日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召開以來,第5個提出現房銷售試點的省份,此前,山東、安徽、河南、四川四省已提出相關試點要求。
這也意味著,現房銷售已經成為各地積極探索和認真推進的一項工作。如果一切順利,將對房地產市場健康有序發展起到積極作用,對房地產市場穩定和居民利益保護也會產生積極影響。因為,近年來發生的一系列矛盾和問題,都與商品房預售有著密切關系。特別是去年出現的購房者聯手停貸風波,就是商品房預售制的直接后果,迫使地方不得不采取強有力措施,推動開發商"保交樓",恢復市場信譽,維護開發企業形象。
我們說,商品房預售制,在房地產市場發展初期,確實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較好地解決了開發企業融資能力不足的問題,也對房地產市場快速發展創造了很好的條件。但是,面對市場的快速發展,融資條件的不斷改善,有關方面并沒有順勢而為,采取積極果斷的措施,逐步取消商品房預售制。結果,隨著市場逐步趨于平穩,特別是近年來的逐步陷入低迷,商品房預售制的矛盾也開始不斷激化、問題不斷暴露。尤其是融資難度的加大,相當一部分開發商已經無力維系,繼而出現了大量一時難以完工的開發項目,有的則出現開發商跑路、爛尾等方面的問題。
面對市場出現的停工現象,購房者也從觀望變成了擔憂,從擔憂變成了恐懼,最終出現了聯手停貸現象,導致地方政府和管理層不得不出手處置。需要注意的是,在開發商資金鏈出現斷裂風險的情況下,縱然地方政府下"死命令",手中放棄錢的開發商,也只能兩手一攤,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樣子,根本無法復工。于是,管理層只能從金融部門入手,放寬房地產信貸政策,給開發商提供資金,且不只是提供少量資金,而是大量資金。
關鍵詞: 商品房預售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