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CWW)8月29日,數據治理與展望大會暨中國移動法治建設專家委員會成立儀式在北京舉行。中國移動董事長楊杰出席,并作題為《打造數據共治新生態 開創發展共贏新未來》的致辭。
楊杰表示,數據作為數字經濟的關鍵生產要素和基礎性、戰略性資源,在生產、流通、使用等過程中呈現出“三個融合”新趨勢。一是數據技術與通信、信息技術融合。二是數據治理與連接、算力、能力服務體系融合。三是數據供給與社會生產、生活、治理應用融合。
楊杰指出,中國移動積極構建內治外用、治用并舉的數據治理模式。
一方面,堅持以治促用,確保數據要素可管可用可信。推動數據高效歸集。制訂數據采集管理、數據治理規范等制度,做到重點數據“應采盡采”、場景數據“按需采集”,沉淀形成可開放的集中化、標準化、高價值數據資產。保障數據合規利用。深度參與《網絡安全法》《數據安全法》等立法,主導發布隱私計算白皮書、數據管理等40余項國際標準、行業標準,開展數據要素流通合規評審,推動數據安全規范使用。
另一方面,堅持以用促治,推動數據要素注智賦能經濟社會民生。促進數據要素流通。率先發布“按需接入、算網筑底、安全共享、開放合作、可管可控”的數據流通基礎設施數聯網(DSSN),打造涵蓋數據接入、流通、運營、監管的端到端服務體系,與多家數據交易所達成戰略合作,促進數據共享流動、供需對接。激發數據要素價值。開創性構建標桿級能力中臺,打造全球規模最大的移動通信數據集群“梧桐”大數據平臺,累計沉淀超650PB高價值數據,提供“中央廚房”式數據服務模式,推廣政務服務、應急管理、金融反詐、文旅商貿、人口普查多領域數據服務應用,加速數據價值變現。
楊杰表示,中國移動將充分利用海量數據資源和豐富應用場景優勢,深化數據治理創新實踐,促進數字經濟不斷做強做優做大。
一是當好高質量數據資源匯聚者,厚培數據生產“黑土地”。依托超31億的連接規模,不斷沉淀具有運營商特色的高價值數據,提升高可用、高可信的數據資源供給能力,為技術迭代、產品創新夯實基礎。發揮產業鏈鏈長帶動作用,構建共生共贏的數據產業生態,共同完善數據流通技術體系、制訂數據要素流通標準,推動跨層級、跨地域、跨系統、跨部門、跨業務數據匯聚融合,形成多源高價值數據集群,支撐更好發揮數據要素價值。
二是當好高水平數據平臺運營者,暢通數據流通“大動脈”。建強數據流通基礎設施數聯網,為場內集中交易、場外分散交易提供低成本、高效率、可信賴的數據流通環境。面向數據商品流通,提供“數據物流”服務,滿足連接、計算、安全、合規等共性需求,支撐數字政府治理、交易機構數據交付、行業客戶數據流通,助力國家數據要素流通市場高效健康發展。
三是當好高品質數據服務供給者,打造數據價值“增益器”。升級產品形態,強化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技術賦能,構建“大數據+”產品體系,打造營銷服務、智慧管理等標準化產品,不斷滿足需求、引領需求、創造需求。深化產業實踐,拓寬應用領域,為個人客戶提供千人千面精準服務,助力美好生活提質;為產業客戶提供數據訪問分級、冷熱分級、敏感分級等精細服務,支撐產業轉型提速;為政府部門提供應急救災、城市規劃、人口流動等數據支撐,促進社會治理提效。積極參與數據跨境流動等國際規則制訂,輸出經驗智慧。強化安全保障,深化隱私計算、低代碼開發、量子加密等技術研發應用,實施數據事前審核、事中監控、事后溯源的全生命周期管控,防范數據泄露、篡改、濫用等風險。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