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公募基金2023年半年報收官,備受業內矚目的券商分倉傭金情況迎來大曝光!
雖然上半年大A股整體行情欠佳,但市場上并不缺乏熱點,AI算力、數字資產、大金融、房地產等行業板塊都曾有過高光時刻。上半年公募基金交易熱情不減,活躍度有所提升。天相投顧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公募基金股票交易量為12.63萬億元,同比增長7.13%。
雖然公募降費的靴子已經落地,但由于相關政策和指引出臺于7月,因此今年上半年的分倉傭金尚未受到影響。納入統計的97家券商(其中6家為0)合計斬獲分倉傭金95.35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5.52%,多賺約5個億。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從“江湖排名”上來看,中信證券仍然毫無懸念地延續冠軍地位,上半年賺得6.41億元的分倉傭金。罕見的是長江證券此前長期亞軍之位被打破,中信建投以4.89億元排在第二位,廣發證券以3萬元的微弱優勢同樣超過長江證券,排在第三位。
頭部券商研究所位次生變,中小券商研究所同樣黑馬頻出。2023年上半年,民生證券分倉傭金達到1.92億元,同比增長62.39%,排名進入前20名。財通證券獲得分倉傭金1.05億元,同比大增471.25%,排名提升21個位次。
此外,上半年平安證券、國聯證券在分倉傭金的獲取上也有不俗表現。而申萬宏源、國盛證券、華西證券、西部證券等此前發力明顯的券商研究所,上半年分倉傭金規模和排名回落明顯。
來看詳情——
總傭金收入95.35億
91家券商合計多賺5億
回顧上半年的市場行情,整體呈結構分化特征,以AI為代表的產業趨勢方向走出了結構性市場特征。
大A股呈現先揚后抑,年初滬指一度超過3400點,進入二季度后走勢出現分化,5月指數回調明顯,6月開始企穩。截至6月30日收盤,滬指重回3200點上方。
Wind數據顯示,上半年A股主要股指漲跌不一,分化明顯。科創50指數上漲幅度最大,達到4.71%,上證指數、萬得全A漲幅均超3%。創業板指下跌幅度最大,達到5.61%,上證50累計跌幅為5.43%。
從成交金額看,上半年A股市場總成交111.2萬億元,同比下降2.63%。二季度市場交投明顯回暖,兩市總成交額為59.4萬億元,較今年一季度環比上升14.67%。
在此市場環境下,公募基金上半年交易熱情不減,活躍度有所提升。天相投顧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公募基金股票交易量為12.63萬億元,同比增長7.13%。
分倉傭金方面,雖然公募降費的靴子已經落地,但由于相關政策和指引出臺于7月,因此今年上半年的分倉傭金尚未受到影響。納入統計的97家券商(其中6家為0)上半年合計斬獲分倉傭金95.35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5.52%,多賺約5個億。
就傭金費率水平來看,91家券商中低于“萬8”行業價的已有61家,占比67%;低于“萬7”的也有11家,其中不乏研究實力、綜合服務能力靠前的大型券商。在“降傭”預期下,預計賣方研究的競爭壓力將在后續進入白熱化階段。
另外,“賣方江湖”的馬太效應還在持續。上半年TOP10券商研究所合計獲得40.45億元的分倉傭金,占比近半;TOP30的券商研究所合計拿走79.87億元的分倉傭金,占比超出八成,達到83.76%。
頭部研究所傭金座次生變
長江證券被擠出前三
盤點完行業整體情況,再來觀察各家券商具體排名的情況。
從“江湖排名”上來看,中信證券仍然毫無懸念地延續冠軍地位,上半年賺得6.41億元的分倉傭金,同比增長6.51%。中信證券在半年報中表示,2023年上半年共發布報告5215篇,其中向歐洲、美國、亞太等市場提供國際化報告1149篇,較2022年同期翻倍。
較為罕見的是,長江證券此前長期的亞軍之位被打破。在本次排名中,中信建投以4.89億元排在第二位,廣發證券以3萬元的微弱優勢超過長江證券,以4.66億元排在第三位,長江證券則屈居第四位。排在第五名的仍是招商證券,上半年獲得分倉傭金3.82億元,同比增幅達到7.86%。
對于上半年取得行業第二名,中信建投研究所方面表示,其持續秉承“立足于外、服務于內”的戰略目標,既重視培養一批有競爭力和影響力的研究員,提供專業化、深度化、前瞻化研究,又發揮大型證券公司全牌照業務優勢、為機構客戶提供包括但不限于研究、代銷、托管、衍生品、兩融、投行等一條龍專業服務;通過研究能力賦能投行、財富管理、大資管、大投資等業務,不斷提升自身研究能力、打造研究特色,不斷凸顯研究所對證券公司內部的長期價值。
除上述券商外,上半年分倉傭金在3億元以上的還包括國泰君安(3.76億元)、東方證券(3.15億元)、興業證券(3.08億元)和華泰證券(3.07億元)。
在大型券商中,海通證券和申萬宏源上半年分倉傭金水平出現明顯下滑。海通證券上半年獲得傭金2.97億元,同比下滑14.78%;排在第10位,較去年同期下降4個位次。申萬宏源為2.76億元,同比下降20.13%,排在第12位下降5名,跌出前十榜單。
另外,分倉傭金規模與公司整體行業地位不相稱的還有國信證券和銀河證券兩家,上半年分別實現分倉傭金1.68億元和1.44億元,同比下降3.47%和3.1%;分別排在第25位、27位,較去年同期下降3位、2位。
行業黑馬頻現
民生、財通提升明顯
頭部券商研究所位次生變,中小型券商研究所同樣黑馬頻出。
2023年上半年,民生證券分倉傭金達到1.92億元,同比增長62.39%,排名進入前20名。復盤來看,民生證券在2022年上半年獲得1.18億元傭金,同比增長331%,首次進入“億元俱樂部”。2022年全年分倉傭金2.95億元,躋身行業前30,一年來進步明顯。
據了解,2021年民生證券引入新財富白金分析師胡又文擔任民生證券副總裁、研究院院長,并引入興業證券原上海機構銷售總監馮誠以及多名業內知名分析師,加大研究業務布局。民生證券將投研業務作為其業務發展戰略的三大支柱之一,同時也是彎道超車、差異化競爭的重點方向。2023年上半年,民生證券發布研究報告2331篇,同比增加9%。
同樣值得關注的是財通證券,上半年獲得分倉傭金1.05億元,同比大增471.25%,排名提升21個位次,排在行業第34名。
財通證券近年來“招兵買馬”的跡象同樣突出。2022年年初,資深賣方分析師、興業證券經濟與金融研究院原副院長李躍博出任財通證券研究所負責人,開始打造市場化賣方研究機構,并引入多名明星分析師。
財通證券半年報顯示,其推動公司研究所成為浙江產業參謀助手,發揮智庫作用。加強對內協同,為公司資管、投資、自營和財富等條線提供研究支撐,賦能投行上下游全產業鏈,為區域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及金融支持產業發展路徑提供財通建議。
行業競爭有上有下,整體來看,國盛證券、華西證券、西部證券等此前發力明顯的券商研究所,上半年分倉傭金規模和排名回落明顯。其中,國盛證券上半年分倉傭金1.79億元,同比下滑14.07%,排名第22位下降5位,被擠出前20名。華西證券上半年分倉傭金1.24億元,同比下滑23.94%,排名第30位下降6位。
證券研究監管持續從嚴
“降傭”預期壓頂
進入2023年,券商研究業務比以往受到更多關注。
今年5月,監管部門向各券商下發了《關于發布證券研究報告業務“雙隨機”現場檢查情況的通報》。監管部門于2022年在全行業開展研報業務“雙隨機”現場檢查專項工作,共覆蓋45家證券公司和300篇研報。通報指出,部分證券公司研報業務內控薄弱環節、部分證券分析師等從業人員合規意識淡薄等問題。
此后,各地證監局陸續曬出開給券商研究所及分析師們的行政監管措施。目前,遭遇檢查的證券公司被公布處罰的數量已經過半,其中既包括頭部券商,也包括近年來風頭正盛的中小券商研究所。
上月,有地方證監局發布傳達公募基金行業費率改革工作相關要求的通知,其中明確提出“合理調降公募基金的證券交易傭金費率”,交易傭金費率不得超過市場平均傭金費率的兩倍。
數據顯示,2022年公募基金交易傭金率約為0.076%,而市場平均零售傭金費率為0.023%。據平安證券非銀金融團隊測算,若被動指數型、增強指數型基金平均交易傭金費率下降至0.023%,其他類型基金平均交易傭金率下降至0.046%,公募基金交易傭金預計下降81億元,占2022年交易傭金的43%。
有業內人士指出,全面注冊制賦予了聚焦產業鏈縱深研究、挖掘優質企業資源、延伸券商服務價值鏈條的新使命。同時強監管態勢重申了打牢研報基礎、提升專業質量和合規水平、強化輿情風險管理、完善人員考核問責制度等要求。
在新的監管環境下,賣方機構經紀業務將加速走向高質量發展道路,一方面傳統分倉傭金中研究傭金重要性凸顯,另一方面其他業務條線對于研究定價能力的需求將持續增加。
值得關注的是,在“降傭”預期的背景下,業內多家券商已經開始探索多元化收入模式。例如,天風證券在半年報中表示,其研究所以產業鏈研究方法為核心,致力于打造國家級產業研究智庫,為產業、上市公司、二級市場投資者服務。以對產業資源的整合能力及產業投資機遇和趨勢洞悉作為核心競爭力,在資本與實業之間搭建橋梁和紐帶,為各級市場主體提供研究咨詢、挖掘投資機會等服務。
國盛證券稱,2023年以來,證券公司投研業務呈現從嚴監管、競爭白熱化趨勢,行業傭金費率將出現下行。國盛證券積極通過對私募客戶、外資機構提供優質服務,打造投研業務新的增長點,截至報告期末已覆蓋外資機構108家,私募傭金相關收入呈現逆勢增長。
中信建投證券研究所所長兼國際業務部負責人武超則表示,公司目前在協同打造投行、投研和投資能力的復合“鐵三角”,以及基于財富管理、資管的機構業務的“鐵三角”,將優化研究及銷售人才考核機制和人員結構,提高數字化服務與管理水平,提升多元化盈利能力,增加國際業務創收,為市場和公司各業務線提供更多真正有效的研究成果。
附:2023年上半年券商分倉傭金收入全排名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