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朱女士是在9月15號查詢支付寶賬單時,發現有一筆22元的扣款來自蘋果商店,向蘋果詢問得知是愛奇藝的會員費,從未使用過愛奇藝APP的朱女士提出異議,蘋果客服表示朱女士可以查詢一下扣費訂單,每次都會有通知,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朱女士發現,近5年這樣的扣款居然有過近百次。
朱女士在蘋果商店中看到愛奇藝一直在扣取各種會員費:如月費、季費、年費,還有重復購買,愛奇藝、騰訊、網易等各網站有近百張賬單,初步估計涉及費用數千元。問題的解決卻并不容易:
朱女士在上海電臺《海波熱線》中表示:“咨詢支付寶,反饋他們只是付費軟件,關閉自動扣費即可,此后不會再扣。此前為蘋果商店扣費,建議找蘋果處理。咨詢蘋果,蘋果稱他們只是平臺,錢已經付給了蘋果商店中的愛奇藝。蘋果客服更能折騰,A說需要我提供所有訂單編號,我用一整晚在支付寶支付記錄中將近百張清單一一整理出來,客服B又告知不需要,她都有。”
很快朱女士收到了愛奇藝發送的短信:目前針對問題的處理結果如下:辛苦您通過蘋果的退費軟件申請退費,具體結果以蘋果審核為準。但朱女士登錄蘋果發現,僅最近兩筆款項有申請退款渠道。
“我就希望搞搞清楚,哪怕愛奇藝后臺查詢到我登陸收看了一分鐘,我也認了。”
對此,上海市消保委公益律師沈偉民認為:消費者的費用支出是和蘋果發生關系的,在售后問題上,蘋果和愛奇藝兩大服務商之間不能相互推諉。他表示,對于長期不使用該服務的“僵尸用戶”來說,支付平臺是否可以「定期推送對賬單」,或「發送續訂請求」讓用戶確認,以更好保障消費者權益。
以愛奇藝為例,付費頁面均有選擇自動續費連續包月選項和單獨包月選項,但是首推套餐均為每月自動續費,不自動續費的單月會員則排在后面。值得注意的是,在連續包月處,碩大的黃色字體顯示6元/月,而在下方卻有一行小字寫著:“次月續費22元”。其他APP也多是如此,首月開通價格與次月價格差距很大,以首月低價來換取用戶開通連續包月。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