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30日,國務院批復同意并公布《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擴展區域方案》,浙江自貿試驗區在全國率先擴區,從舟山區域擴展到寧波、杭州、金義片區,形成“一區四片”的發展格局。
兩年來,金義片區的國家和省級改革試點任務已經落地193項,其中145項取得階段性成果;76個省級以上試點或賦權事項獲批,出口退稅單證備案便利化改革、市場采購貿易方式出口預包裝食品檢驗監管新模式2項改革試點成功上報商務部,12項制度創新入選省級最佳制度創新案例。
依托自身優勢和資源特色,金義片區總體規劃和發展目標是打造世界“小商品之都”,建設國際小商品自由貿易中心、數字貿易創新中心、內陸國際物流樞紐港、制造創新示范地和“一帶一路”開放合作重要平臺。
全球采購,國際商貿區位優勢凸顯
家裝、玩具、拉花、飾品……在義烏國際商貿城,琳瑯滿目的小商品讓來往的消費者目不暇接。走進義烏國際商貿城一區4511“白雪公主”店鋪,墻上各式各樣的嬰兒仿真玩具映入眼簾。
記者了解到,目前該商鋪已實現自主設計、自主研發,部分原創的娃娃還獲得了外觀設計專利證書。同時利用“前店后廠”的銷售模式,該商鋪將工廠開設到店鋪附近,讓消費者可以直接看到整個生產流水線。
打通線上、線下操作,借助國內、國際平臺,該商鋪積極參與數字化轉型改革,在國內國際的線上交易平臺上都實現了云展示,其中也包括Chinagoods線上交易平臺。
據了解,Chinagoods是義烏全國首創的小商品數字自貿應用,應用上線貿易自由、運輸自由、資金自由等應用場景,推出采購寶、國際貨運代理、結匯寶、貸款寶等各項功能,為中小微貿易主體更好地降本、增效、賦能。
“Chinagoods平臺以實體市場7.5萬個商家為基礎,商鋪線上線下一一對應。”義烏商城集團大數據公司副總經理曹利群告訴央廣網記者,截至目前,該平臺已上架600萬個sku(商品品類),來自全球200多個多家和地區的注冊采購商超300萬,幫助市場里面的商戶,拓展海外采購商的資源。同時,平臺還提供數字化的國際倉儲,物流、支付、訂艙等貿易服務,來助力全國210萬中小微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升級。
小商品消費與大宗商品改革齊頭并進,今年以來,海關、商務等監管服務部門積極聯動,在金義綜保區內首創“大宗商品保稅+非保同場露天堆場”,實現按需靈活出區。打破了寧波、上海等一線口岸最低交易體量25噸下限,園區內實現現貨交易,3噸5噸均可購買,配套周邊物流運輸優勢,為企業開創“即買即用”的便利模式。
今年8月,8萬余只鋁鍋在金義綜保區完成報關,發往尼日利亞;與此同時,同等貨值的鋁錠在尼日利亞裝柜發往中國。此單貿易的完成,標志著在現有政策框架內,金義綜保區走通實質易貨貿易方式,無需跨境資金收付。新型易貨貿易解決非洲國家外匯短缺問題,助力國際貿易發展,助力人民幣國際化戰略,有效幫助企業擴大出口,降低收匯難的風險。
金義綜合保稅區建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朱琦介紹,金義綜合保稅區主動承接海關、自貿辦、商務局的改革任務,積極發揮自貿試驗區“排頭兵”作用,在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高貿易投資便利化水平、促進創新發展等方面先行先試,爭取形成了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經驗。主動創新貿易業務,力爭下步在易貨貿易、再制造、離岸貿易等業務上有新突破。
據海關總署公布的全國157個海關特殊監管區8月進出口總值表顯示,金義綜保區年度累計完成進出口總額近190億元(同比增長約43%),其中,出口同比增長163%,進口同比增長41%,在全國排名第57位(同比上升2位),在浙江排名第3位(同比上升2位)。
金義綜保區攜手中歐(義新歐)班列金東平臺,實現港區聯動,通過政策疊加、優勢互補、資源整合、功能集成,使經由中歐(義新歐)班列進出境并運送至金義綜保區的物流更加高效便捷。利用中歐(義新歐)班列回程班列優勢,有效回避了疫情期間船期不定、價格高漲的不利局面,同時,也助推做大中歐(義新歐)班列回程規模,促使中歐(義新歐)班列形成進出口班列業務接近1:1的良性發展局面。
核心樞紐,多式聯運通道建設加快
在義烏鐵路口岸現場,記者看到,一個個龍門吊正在進行作業,回程班列貨物正不斷卸到園區內。義烏市陸港鐵路口岸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陳菁華介紹,上半年,義烏鐵路口岸累計開行中歐(義新歐)班列808列,同比增長9.63%,發運66700標箱,同比增長9.47%。
其中,去程開行470列,發運38888標箱;回程開行338列,發運27812標箱,回程班列開行占比從去年的23%提升至今年的42%,班列往返運輸進一步平衡。海鐵聯運方面,上半年累計開行465列,發運40204標箱,同比增長50.78%。
浙江義烏港務有限公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鮑衛東接受央廣網記者采訪時說:“圍繞內陸開放樞紐這一目標,不斷探索港口功能前移,為義烏小商品尋找最便捷的出海口,為港口尋找內陸開放腹地,力爭形成浙江對外開放高水平高地的重要窗口。”目前,義烏港通過搭建數字化平臺,已經基本實現港務、船務等信息一體化,打破了港口之間地理隔閡,積極打造寧波舟山港“第六港區”。同時實現港口點對點的轉碼頭運輸閉環,保障物流運輸安全和物流自由。
今年以來,中歐(義新歐)班列不斷開拓新路線:金華-意大利米蘭班列首發;金華-西班牙瓦倫西亞班列首發中歐(義新歐)班列“武義號”金華-荷蘭芬洛線路首發,深入推進金華與南歐、西歐、北歐國家的經貿往來、文化交流;為金華乃至華東地區提供了更經濟便捷的國際物流選擇。目前,中歐(義新歐)班列金東平臺境外線路已增至22條,總共輻射歐亞大陸50多個國家和160多個城市。同時,聯運港不斷促進義新歐+義甬舟兩大通道融合發展,依托金華-寧波海鐵聯運班列,完善中歐、中亞一日韓、東南亞的雙向通道建設;推進運輸自由改革,測試“鐵路快速通關”業務模式。
其中,華東國際聯運港是金華市貫徹落實國家雙循環戰略、打造國家物流樞紐的支撐性項目,也是參與海洋強省建設、發展海洋經濟的特色平臺。
金華市浙中公鐵聯運港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胡錦凱表示,以“一帶一路”中歐(義新歐)班列華東區域集結中心、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長三角國際大宗物資集散、交易(交割)中心為發展定位。規劃到2025年,建成金華鐵路一類口岸、一級鐵路物流基地,鐵路集裝箱貨運規模達到1500萬噸,班列開行6000列以上。物流業增加值達150億元,物流獨角獸企業達5家,打造國際智慧陸港,構建樞紐經濟高地。
金華市商務局副局長、市自貿辦專職副主任方興木接受央廣網記者專訪時稱,開辟首趟“義新歐+糧食”回程班列;成功探索“保稅+中歐班列”“跨境電商+海鐵聯運”“鐵路快速通關”等聯動監管;與“義烏-寧波舟山港”海鐵聯運班列的首次“整列中轉”“國際中轉”,實現了雙班列去回雙向業務聯動。金義片區中歐(義新歐)班列已邁上新臺階。
據悉,今年1-8月,中歐(義新歐)班列累計開行1533列(義烏平臺1061列、金東平臺472列),共發運126350個標箱,逆勢增長11.67%,其中回程班列591列,占比38.55%。
兩年來,金義片區聚焦拓展“義甬舟”開放大通道,打造寧波舟山港“第六港區”、探索開展多式聯運、加快建設“雙樞紐”;積極建設海外倉全球布局體系。成績斐然,卓有成效。
兩年來,金義片區區位優勢逐漸凸顯,樞紐地位愈發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