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隨著上海市人口老齡化程度日益加深,各類養老服務越來越為市民所關注。如今,“家庭照護”占據養老模式的半壁江山,為政府和社會所倡導和支持。但要如何解決在家度過晚年的失能失智老人的生活困境、舒緩家庭照料者的精神負擔、改善家庭生活環境,從而提高居家老人的生活質量呢?在黃浦區,專業家庭照護床位服務護理員正在行動。
失能失智,不代表失去美好生活向往
對部分市民來說,“家庭照護床位模式”聽起來可能有一些陌生。有別于敬老院養老模式,家庭照護床位模式主要服務對象除了困在家中的半失能、失能失智老人、獨居老人,也有術后康復階段,出院后回歸家庭,但家屬缺乏專業照護能力的老人。
不少社區長者選擇在家安度晚年
“‘家床’服務是一種綜合性的照護模式,它包含機構式長期照護,提供長期身體護理及生活照料服務。在此基礎上,我區還積極探索在‘家床’服務中融入營養咨詢、膳食服務、個人清潔衛生,甚至心理慰藉、康復訓練、醫療護理以及緊急援助等更為專業的養老服務內容。”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道,“此外,‘家床’服務也包含階段性專項照護,為短期內各類照護需求提供對應服務。”
"家床”護理員時刻關心長者健康狀況
這種打破“一個養老機構 一張養老床位一位入住老人”的傳統機構養老模式的綜合性服務,是否能被廣大居民接受,又是否有品質保障?答案是肯定的。目前,黃浦區家庭照護床位服務模式采用養老機構的專業護理隊伍運作,依托街道社區養老服務設施,提供全天候的居家照料服務,為越來越多的家庭解除了后顧之憂,也成為許多社區長者,尤其是失能失智老人的晚年養老之選。
關鍵詞: 照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