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與周邊各城市之間跨城通勤規模均在穩步上升。昆山、太倉、蘇州城區一直是上海跨城通勤主要來源地,上海與嘉善、平湖、嘉興城區之間的跨城通勤數量也在穩步上升。近3年來,太倉與上海跨城通勤數量上升最為顯著。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上海中心城區流入通勤者空間分布
上海的部分商務區已經朝著長三角區域性就業中心發展。其中,虹橋商務區是上海市內跨城通勤就業規模增長最快的就業中心,也是在長三角輻射范圍擴大最顯著的就業中心。
在青浦、吳江、嘉善組成的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內,跨城通勤現象也顯示出示范區正在走向融合為一體。
2022長三角城市跨城通勤年度報告(公眾版)近日發布。作為報告課題組負責人,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鈕心毅表示,2018年長三角一體化戰略實施以來,上海市域與周邊城市跨城通勤規模一直維持著逐年穩定上升的趨勢,即便2020年疫情以來的三年,選擇在上海與周邊城市之間跨城通勤的人數仍在穩步上升。
跨省運營的上海軌交11號線是滬蘇兩地市民出行一大選擇
跨城通勤規模逐年穩定上升
2018年長三角一體化戰略實施以來,上海市域與周邊城市跨城通勤規模一直維持著逐年穩定上升的趨勢。2022年,以識別出的聯通用戶計算,上海周邊的南通、蘇州、嘉興、無錫等地級市流入上海市域的跨城通勤總人數達到14841人,其中流入上海中心城區的跨城通勤總人數達到5364人。上海市域流出至周邊地級市的跨城通勤總人數為6919人,其中從上海中心城區流出總人數為1507人。
區縣層面,昆山市、太倉市和蘇州城區穩居流入上海市域的前三。本年度流入上海市域跨城通勤者的前三位居住地仍為昆山市、太倉市和蘇州城區,分別占流入上海市域總人數的68.78%、12.95%、4.76%。上海市域流出通勤者的主要工作地為昆山市、太倉市和平湖市,其流出量分別占總量的56.21%、17.91%、8.06%。從上海市域流出的跨城通勤者,前往昆山市與太倉市的占比穩居前二,昆山市占比較去年有所回落,太倉市的比例在逐年升高。
上海市域流入通勤者空間分布
上海市域的總體流入、流出比為2.14,上海中心城區的總體入出比例達到3.56。區縣層面,上海市各區的跨城流入通勤者普遍多于跨城流出通勤者,中心城區各區的入出比普遍高于市郊各區。
地級市層面,蘇州市與上海跨城通勤聯系最為緊密,是流入上海市域及中心城區跨城通勤者的主要居住地。嘉興市與上海跨城通勤聯系數量處于第二位,但是總量與蘇州市差異很大。區縣層面,流入上海市域的通勤者的主要工作地為嘉定區、青浦區和閔行區,上海市域流出的通勤者在上海的主要居住地為青浦區、嘉定區和金山區。
關鍵詞: 上海中心城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