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隨著新冠肺炎陽性感染人數的增多,不少居民、社區干部“陽了”,這也給基層黨組織、居委會出了個不小的難題。社區日常事務如何處理?陽性困難人群誰來服務?記者通過采訪了解到,雖然面臨困境,但社區干部、工作人員堅守崗位,無論在崗在家都在為居民操心,他們想方設法滿足困難群體的需求,細致入微地為生病的居民服務,保證在特殊時期社區服務不斷檔、不掉線。
“居委會必須有人在,我們不能倒下!”
特殊時期,不少居委工作者成為“多面手”,身兼多職,為居民帶去暖心服務。來自盈浦街道怡瀾社區的防疫干部彭君就是其中之一。前天上午,彭君正在排摸轄區內“紅黃綠”三類人群信息,突然,“叮鈴鈴”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響起……原來電話那頭是御瀾灣小區內一家5口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感染癥狀,但是苦于家里沒有溫度計,著急的居民只能想到求助居委會。此時的溫度計也成了稀缺品。彭君立即一邊安撫居民的焦慮情緒,一邊四處打聽有沒有居民家中有多余的溫度計,一家、兩家、三家……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找到一戶居民家中正好有多余的溫度計,彭君第一時間趕到居民家里拿到溫度計將它轉交給了這戶居民,完成了一次“暖心”的傳遞……
作為闖入“決賽圈”的幸運兒,彭君告訴記者:“出于各種各樣的原因,我和同事們已經加了幾百個居民的微信好友,他們有任何問題,第一時間就會來找我們,居委會也隨時給他們想辦法解決。”每天,彭君和同事們的日程都排得滿滿當當:詢問高齡獨居老人情況、排摸新增陽性感染人員、重點人群情況、處理居民們的突發需求……“這段時間,雖然同事們都相繼感染,但居委會必須有人在,居民工作必須有人做,我們不能倒下!”彭君說,“很辛苦,但我們相信一定能戰勝眼前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