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提到城市,你會想到什么?道路、樓房、管道,是必不可少的基礎設施。那森林呢?目前,全國已有近400個城市正在開展國家森林城市建設,森林成為不少城市的生態基礎設施,城市不再只是“鋼筋水泥的高樓”。在城市里,人們也可以推窗見綠,與真正的森林比鄰而居。
2022年8月,奉賢聚焦“大生態”格局,提出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新目標,探索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道路,以讓市民享受到城市接近森林、森林走進城市的福利為目的,展開打造“森林城市”的新藍圖,逐步繪就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奉賢畫卷”。力爭通過2年,使林木覆蓋率達到25%以上,各項指標達到或超過國家森林城市標準,成功創建成為“國家森林城市”。
“帶一卷書,走十里路,選一塊清靜地,看天,聽鳥,讀書,倦了時,和身在草綿綿處尋夢去。”這是著名詩人徐志摩在《我所知道的康橋》中所描述的向往生活。如今,在奉賢,不僅將它搬進現實,還賦予了不少新的元素。
大公園理念
打造開放式城市公園新樣式
在上海之魚經常會有游客問道:公園的入口在哪里?其實,這里是座大公園,沒有圍墻沒有邊界,哪里都可進入公園。
從空中俯瞰整個上海之魚,水面和綠地組成了一條活潑可愛的大金魚。沿湖周邊年豐公園、青年藝術公園、上海之魚雕塑公園、湖心島公園、泡泡公園通過環湖綠地和金海湖水系貫通,行走在公園群內,沒有明顯的公園界限,卻又能體味到不同公園之間的區別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