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站在騰沖國殤墓園童子軍墓碑前,10歲男孩面朝銅像深深鞠上一躬,面前的小戰士銅像舉著大拇指,還是當年英勇抗敵的神氣模樣……鏡頭定格,上海市嘉定區盧灣一中心實驗小學四(8)班男生何澤愷收獲了寒假云南之行最有意義的一張照片。滬滇相距近3000公里,決定自駕游之后,除了熱門景點,小何的父母特意將這里作為旅途中重要一站,帶著孩子走進墓園,參觀滇西抗戰紀念館,感受當年中國遠征軍收復騰沖的英勇氣概。
圖說:站在騰沖國殤墓園童子軍墓碑前,10歲男孩何澤愷面朝銅像深深鞠上一躬 采訪對象供圖 下同
這個寒假,和小何一樣,黃浦區盧灣一中心小學和嘉定區盧一實小的很多孩子,都將博物館加入了度假“行程單”。校長吳蓉瑾介紹,“愛上博物館”是盧一小學的孩子們每年假期的特色作業,如今,越來越多的嘉定小伙伴們也加入了去博物館“打卡”的隊伍。
“打卡”,并不是蜻蜓點水般地拍照、閑逛、走人。老師們驚喜地發現,家長們在行程前后,都和孩子們一起做足功課。小何爸爸從事的雖然是IT工作,但對歷史格外著迷,講起抗戰史頭頭是道,義不容辭地擔任了行程規劃和全程導覽;小何媽媽則負責購買相關書籍,讓在上海長大的孩子對西部的歷史文化和風土人情有初步的了解?!捌鋵崳瑢τ谶h征軍的事跡孩子一開始是陌生的,但是爸爸領著他一個個展廳看過來,再掃二維碼聽講解,孩子很有觸動?!毙『螊寢屨f。“我最難忘的是,第三展廳里面陳列了日軍的生化武器。他們進行肆無忌憚地生化戰,釋放大量鼠疫、霍亂細菌,滇西地區死于疫病者超過21萬人。”柯澤愷用“殘暴至極”來形容眼前浮現的畫面,也更加深刻懂得了“銘記歷史,勿忘國恥”幾個字的含義。在墓園出口處,看到和自己年紀差不多大的小戰士雕像時,他主動提出去買一束花,送上跨越時空的敬意。
歷史、藝術、科技、文化……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孩子們在不同的博物館各有收獲,也探尋著不同城市的秘密。在湖北省博物館,二年級男孩趙禎洋大開眼界,不僅親眼到了曾經在《國家寶藏》節目中認識的越王勾踐劍,還見到了大名鼎鼎的曾侯乙編鐘?!拔彝耆氩坏綍腥绱她嫶蟮臉菲?,整套編鐘放在一個巨大的玻璃展柜里,足足有一間房子那么大!敲擊不同部位,同一鐘可以發出兩個不同的樂音,而且兩個樂音之間相差三度。”小趙正在好奇古人是如何彈奏時,媽媽帶他去看了編鐘表演,他覺得,鐘聲就像風鈴。
圖說:二年級男孩趙禎洋大開眼界,見到了大名鼎鼎的曾侯乙編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