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地鐵的巡檢機器人,鐵路部門推出的消毒機器人和高鐵商品配送機器人......近年來,在我們身邊,有不少身處幕后的智能機器人用他們各自具備的“硬核科技”默默地保障市民的出行,也讓不少工作變得更高效。
今天,來介紹幾位身處幕后的機器人,快看看你見過幾個↓
“瓦力”
黃色的外形、圓嘟嘟、胖乎乎......這是上海地鐵引入的智能車輛巡檢機器人“瓦力”。
待地鐵維保車輛專業技術工程師設置完相關參數后,“瓦力”便從充電倉駛出。伸出機械臂,對準列車關鍵檢修點拍照,而后轉動攝像頭,再次拍照。側方檢查完畢后,“瓦力”又駛入地溝股道,鉆進車底繼續工作。
而另一邊,“瓦力”拍攝的圖片實時傳入電腦端,分析工作同步進行。據介紹,通過3D激光、深度相機和多傳感器融合技術,機器人可在短時間內完成列車轉向架的3D稠密點云地圖構建。另外,AI缺陷識別技術、自主爬坡巡檢、人機交互系統等技術的應用,也可以讓巡檢工作更加細致、精確和快速。
“守衛者”
繼機器人“瓦力”之后,上海地鐵再添智能化程度更高、機動性更高的車輛巡檢機器人——“守衛者”。
地鐵維保人員只需點擊啟動鍵,機器人就會對列車車號、車頭方向進行自動識別,再進行導航路徑規劃,前往股道的下方開啟通宵作業。可以說,“守衛者”實現了從列車狀態感知到路徑規劃再到故障識別的全流程自主巡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