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日前,在市教委組織開展的上海市街鎮社區(老年)學校優質校建設評估工作中,金山區朱涇鎮社區學校、金山區呂巷鎮社區學校、上海灣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社區學校通過上海市街鎮社區(老年)學校優質校建設評估。加上此前的廊下鎮社區學校、漕涇鎮社區學校,金山區已有5所社區(老年)學校通過上海市街鎮社區(老年)學校優質校建設評估。
金山區朱涇鎮社區(老年)學校
金山區朱涇鎮社區(老年)學校秉持“學習成就‘涇彩’ ”的辦學理念,讓市民通過豐富多彩的學習經歷,不斷發現和超越自我,成就更精彩的自己。
學校重視老年教育,開設書法、國畫、攝影、舞蹈、戲曲、合唱、器樂等20多門課程,30多個班級,在校學員1100多人。推進老年教育倍增計劃,拓展教育空間,加強村居示范學習點、養教結合點、社會學習點建設,提升老年人的教育質量。推進老年數字教育進社區行動,組織專兼職教師送課進村居,幫助老年人學會使用智能手機,助力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共享城市數字化轉型成果。學校榮獲2021年上海市老年教育數字化轉型工作表揚單位。
學校堅持為未成年人校外教育活動創建平臺。《未成年人社區實踐品牌建設的實驗》獲評2020年度上海市社區教育實驗優秀項目。學生社區實踐指導站獲評“上海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單位”“首屆上海市示范性學生社區實踐指導站”,“五彩”實踐移動課堂榮獲2022年金山區未成年人暑期工作優秀活動項目。
金山區呂巷鎮社區(老年)學校
金山區呂巷鎮社區(老年)學校以“開拓社區教育教學思路、發展15分鐘學習圈、豐富社區文化活動、完善社區教育網絡”為辦學方向,結合呂巷鎮地域、人文等特點,從社區教育視域下的農耕文化入手,打造了“社區學校-校外學堂-村居委學習點-巷鄰坊學習圈”四級教學網絡,結合兩個體驗點、八個社會學習點、兩條區級人文行走線路,開展各類社區教育體驗活動與教學服務。
學校注重社區教育實驗項目研究并取得豐碩成果。運用“姚家村厙浜學堂”“姚家村二十四節氣長廊”“稻香文化”“白龍信俗”等資源,建設“農耕文化”品牌,以實驗項目研究與各類實地體驗活動、農耕運動會等方式為載體,豐富教育資源、活動場地與教學方式,并以此為契機,研發、衍生出《鄉土幽芳》《土布貼畫》《白龍糕制作》《小白龍》等校本教材與讀本,豐富本校教學資源與本土文化課程,助力呂巷鎮非遺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學校推進“紅色文化進村居”“特色課程進宅基”配送服務項目,以紅色文化與校本特色課程為引領、結合時代學習價值觀、村居民民意調查結果,提供“紅色文化十講”“永生花團扇制作”“白龍糕制作”“土布文化傳承”“特色非遺手工教學”“家庭教育指導與服務”等多類講座與課程節目單,供村居民選擇,將校本教育資源和師資力量融入“家門口”的社區服務體系,豐富村居民受教育的渠道與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