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區是適合漫步的”
說出了一個城市該有的情懷
(資料圖)
城市漫步
是生于此、長于此的人們
對于文化記憶的一種體認與傳承
也是到此一游的人們
觀察其風情、感知其溫度
最直接的方式
“位育”一詞取自《中庸》
“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1943年,教育家李楚材先生
創辦位育中學時,闡釋了這句話中
蘊含的關于生長、創造的教育哲理
依托“位育”獨特的歷史文化底蘊
區綠容局在設計“美麗街區”項目時
就定位在打造一個
文化與宜居高度融合的生活街區
讓居民在家門口就能賞景漫步
收獲滿滿的幸福感
印象
位育路——林蔭漫步型道路
南起華涇路,北至建華路,全長約325米。因校得名,西側為位育中學圍墻立面及學校出入口,為街道主要界面。
在梧桐掩映的道路東側則是中國近代著名資產階級革命宣傳家鄒容之墓及華涇五村的圍墻段。
步行空間:步行空間品質良好,全段人行道設有非機動車停放帶。但缺少停留休憩空間。
立面空間:沿線以圍墻為主,兩側圍墻建造年代不同,老舊程度不一,文化氛圍較弱。植物搭配單一,私密性較差。
燈光照明:以路燈為主要照明,夜景氛圍層次感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