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公廁、虛擬幣
(資料圖片)
看似毫不相關的三者
因一起掩飾隱瞞犯罪所得案
相互串聯(lián)了起來
街面交接、神秘包裹、公廁取物
以往在電視劇中見到的“諜戰(zhàn)”場面
竟在日常生活中真實上演
金店來了“豪爽客人”
2022年8月,上海多家金店都接待了一位神秘的客人,這位客人進店后就直奔柜臺,向店員詢問完當日金價及加工費后,便坐在凳子上不斷發(fā)消息,坐了一會兒后便離開了。不多久,剛剛那位客人便再次到店,這次他沒有猶豫,一次性購買了2公斤金條,臨走時,客人再次開口:“你們再準備2公斤金條,我過會兒還要來的。”
因為店里的POS機有限額,所以為銷售這4公斤金條,店員使用了多臺POS機,而客人同樣從塑料袋里掏出了多張銀行卡進行支付,這也讓店員對這位“豪爽”的客人和這筆大單印象深刻。
通過境外聊天軟件獲得行動“指令”。普陀區(qū)檢察院供圖 (下同)
只是“黃金代取小哥”
時間倒回幾天前,朱某某給自己原來的“包工頭”打去電話,想要點活干,對方表示最近工地停工,但自己可以介紹朱某某幫人家代拿黃金,具體怎么做會有人教的,報酬方面則無須擔心。
朱某某毫不猶豫就答應了下來,購買了機票飛往上海。剛到上海的第二天,朱某某就接到了電話,讓其到附近的花園取工作手機。他剛踏進花園,便有人主動迎上來,給他塞了一部手機,并讓其繼續(xù)等電話。拿到手機之后,朱某某一時有些懵,沒一會兒電話便響了,朱某某接到了最新指令:去公共廁所拿放在塑料袋里的銀行卡。
等取到袋子后,朱某某便前往金店“一擲千金”,成功變身店員眼中的大客戶,但實際買多少、用哪張卡、刷多少錢、密碼多少等信息,均是朱某某通過境外聊天軟件從上家處得知的,自己不過就是一“跑腿小哥”。剛等朱某某匯報完買到了黃金,電話又再次響起,對方要求其將黃金、電話、銀行卡統(tǒng)一放回附近的公共廁所,并換取一臺新的工作手機,包裹會有人接收的。
其實朱某某心里清楚,如此這般購買黃金,自己手上付出去的錢,想必不正當,但想想自己正缺錢,便沒有拒絕跑腿。短短一周,朱某某刷走手上的9張銀行卡中的電信詐騙被騙資金共計230萬余元,累計購買了7公斤左右黃金。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