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阿婆在上海萬航渡路邊住了20年,沒想過早些年“臭得窗都不敢打開”的家門口,會變成現在的美麗模樣——
早上去中山公園遛彎,公園與道路相連,不待走近已見綠茵;吃了晚飯出門消食,蘇河步道華政段一步一景,還能走進校園,細品百年建筑里的大學氣象;節假日,再約上三五好友,到中山公園碼頭乘船游玩,碧波蕩漾中,蘇州河兩岸美景盡收眼底,愜意又“出片” ……
2023年4月,華陽路街道首發了“15分鐘生活圈慢行導覽圖”,將15分鐘美好社區生活圈通過地圖形式更生動地進行呈現。上海長寧供圖
(資料圖)
“百年校園”與“百年公園”融合開放,“百年樹木”與“百年建筑”交互掩映,“百年道路”與“百年公交”穿行其間。“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以蘇州河步道貫通為契機,“蘇河華政灣”濱河效應正逐步向街區、社區延展,結合中山公園打開工程,15分鐘慢行社區生活圈在此繪就。
可親可近可觸摸的河流與百年建筑
華東政法大學長寧校區常被稱為“半島明珠”,在這里,蘇州河轉過一個大大的U形彎形成楔形小島,這一彎也將華政校園內的中西特色建筑串珠、成線、連片,百年“國保級”歷史建筑映襯在水清岸綠的蘇州河,更顯韻味。
2019年8月,蘇州河華政段實現第一次貫通。貫通之初為一段最窄處約為1.5米的帶狀景觀步道,步道與校園之間用圍欄進行安全隔斷。隨著蘇州河長寧段實現濱水公共空間的連通,根據長寧區“不占用水面、共享濱水岸線”的統籌思路,華政開始打開校園圍墻,退讓環河濱水空間鋪設步道。過程中,共拆除歷史遺留搭建11處,并對兩棟臨河宿舍作出功能調整。
2021年,景觀提升開放后的蘇州河華政段濱河步道。鄒佳雯 攝
2021年,華東政法大學與長寧區共同協力,規劃建設蘇州河華政段“一帶十點”景觀,打造出思孟園、格致園、倚竹院、獬豸園、華政橋、桃李園、東風角、法劇場、銀杏院、書香園。同年9月23日,蘇州河華政段濱河步道試運行開放,廣受市民好評,十一國慶假期正式開放后,一躍成為滬上新晉“網紅打卡”景點。
2023年8月1日,從華政橋上看蘇州河華政段濱河步道。鄒佳雯 攝
走訪發現,如今只需在每天7:00-20:45的規定時間內進入步道,就可以真正“暢通無阻”地由步道進入校園。
8月的夏夜晚風中,市民有的在法劇場石凳上歇息漫談,有的深入校園細細欣賞“圣約翰大學近代建筑群”風采,有的走上華政橋縱覽沿河風光,還有的在校園球場打起了籃球。動靜之間,城市資源的開放在此淋漓盡致地體現——它允許市民們各憑喜好,尋找到自己與城市交融互動的位置與方式。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