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從江陵縣獲悉,目前,時值秋收,該縣正采取有效措施,全力做好優質糧食專收專儲工作,確保優糧優價,顆粒歸倉。
當天,在江陵縣郝穴國家糧食儲備庫,工作人員正在進行優質糧收儲入庫工作。轉運車將一整車烘干完畢的優質糧轉移到傳送帶上,由整糧機對糧食進行清雜,將糧食中的雜質挑出,確保收入糧倉中的“金種子”顆顆干凈、飽滿。
該糧庫負責人黃小平表示,目前糧庫已收購入庫優質糧食3.5萬噸,支付資金9500萬元,收購價格在市場價的基礎上加價5%。
據悉,該糧庫主要承載荃優822、荃優607、蝦稻1號優質糧食的專收專儲任務。江陵全縣優質糧食工程訂單糧食種植面積共有20.8萬畝,糧食預計產量11.8萬噸。儲備庫設有18棟糧倉,糧倉內糧溫控制在20℃以內,確保優糧優儲、保質保鮮。
“除糧庫直接收儲烘干外,另有分布在各鄉鎮收購烘干點39處,共安排駐點監管人員40名,確保優質糧食專收專儲工作順利開展。”黃小平說,糧食收購高峰時期,他們在烘干能力比較薄弱的馬家寨鄉,設置了8處臨時收購點,種植戶不需要將糧食送到糧庫,可以就近方便售糧。
秋糧收儲期間,該糧庫39名駐點人員在各鄉鎮收購點留宿,每天的收購單據由專人專車到39處收購點,由財務人員連夜付款給售糧戶,及時兌付收購資金。
在糧食出入庫及保管存儲過程中,糧食收儲人員堅持“一符三專四落實”,即賬實相符,專倉儲存、專人保管、專賬記載,數量落實、質量落實、品種落實、地點落實,并按照無害蟲、無變質、無鼠雀、無事故的“四無”制度儲存糧食,同時推行優糧優價,讓農民的“好收成”變成“好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