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家住長寧區金浜路105弄的徐女士向“新民幫儂忙”反映,小區無人管理地面停車,車位“僧多粥少”,許多居民私自加裝地鎖,“霸占”停車位,因此引發的停車矛盾時常發生。據了解,這個小區有物業公司管理,但停車問題卻是“居民自治”。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圖說:居民樓下的地鎖 新民晚報記者 夏韻 攝
記者在現場看到,金浜路105弄共有10幢居民樓,約百余戶居民,體量較小。房屋建設于上世紀90年代。值得注意的是,小區地面上沒有劃設停車位,幾十輛私家車隨意停在圍墻處和居民樓下的空位。而每幢居民樓下,都安裝著五六個車位地鎖、錐形桶,個別沒有安裝的地方,也停放著電瓶車“占位”。
徐女士介紹,這個老小區沒有地下車庫,由于無人管理,停車秩序長期混亂。地面停車緊張,為了搶車位,不少居民私裝地鎖。“到了晚上,通道上小轎車停滿2排。急救車輛根本開不進來。”徐女士說,地面停車“先到先得”,后搬來沒占位的居民,只能在空隙里找位停車。她認為,私裝地鎖的行為,加劇了停車矛盾,應當早日解決。今年1月,兩戶居民因挪車問題發生口角,差點發生肢體沖突。事后,一方涉事居民向屬地長寧分局新涇派出所報案。
停車問題怎么會“失管”?地鎖何時能全部拆除?2月初,記者致電服務小區的上海民逸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回應,私裝地鎖的現象持續多年,去年相關部門曾計劃聯合整治,但無奈部分居民情緒過激,最終不了了之。“有保安和保潔,沒有專門管停車的。”對方說,物業不收取停車管理費,因此也沒有相應服務,停車數量等信息從未統計過。民逸物業于2017年進駐金浜路105弄,物業費一平方米0.8元,目前超過一半居民長期欠繳物業費。要徹底解決停車難,非常棘手。
對此,徐女士呼吁,執法部門、居委和物業應及時整治私裝地鎖,多做群眾工作,同時制定新的停車方案,逐步緩解小區停車難問題。
新民晚報記者 夏韻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