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
是食用栗子的好時節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可最近
有網友在社交媒體上發視頻
分享了自己一次“誤嘗果子”的經歷:
在杭州植物園的地面
發現了一顆果子
形似栗子
“嘗了一口,整個嘴巴都麻掉了”
這到底是個什么果子?
萬一誤食會有什么后果?
專家又是怎么解讀的呢?
“栗子替身”叫婆羅子
不能直接食用
記者聯系到誤食果子的王女士,她目前并無大礙。她說,“還好當時只是咬了一口,味道是澀的,吃完就漱口了。記得提醒大家不要誤食呀!”
“確實和栗子長得很像,但并不是我們常吃的栗子。”杭州西湖西溪景區植物園高級工程師王挺告訴記者,“這是七葉樹的果子——婆羅子,部分地區有食用習慣,但需要經過加工處理,不能直接食用。目前還有些說法,認為這種果子是有毒的。”
七葉樹的果實呈球形或倒卵圓形
黃褐色,無刺,具很密的斑點
因為和栗子形態相似
在秋天常被人誤食
因為樹種高大
且蔽蔭的效果良好
所以常被作為庭園樹及行道樹
七葉樹高約20~30米,葉子一層層、一片片,遮天蔽日,多是7片小葉合在一起的掌狀復葉,難怪得此姓名。
關鍵詞: 掌狀復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