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假期結束,
寶子們都開工了吧!
(資料圖片)
新的一年,
與自身權益息息相關的事兒,
你們有哪些期待?
勞權新政新規又有哪些亮點?
勞動者期待 1
外賣小哥:
掙錢的同時,希望得到更多保障
近年來,靈活就業成為重要的就業渠道。據統計,2022年我國包括快遞物流人員、家政、網約車司機、外賣人員等在內的靈活就業人員突破2億人。靈活就業群體面臨的社保參保門檻高、工傷風險大、養老保障缺乏等勞動權益保障問題亟需得到關注。
新規展望
基礎醫保跨省異地結算
靈活就業人員醫保新規
2023年1月1日起,《基本醫療保險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經辦規程》開始實施,明確跨省異地長期居住或跨省臨時外出就醫的參保人員,均可以申請辦理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此外,針對外賣小哥等靈活就業人員,2023年醫保繳費的方式也有所調整:所有參加靈活就業職工醫療保險的參保者,將不需要按年繳納醫保費用,統一按月進行繳納。同時,國家醫保局允許靈活就業人員選擇指定銀行進行保險費用繳納。
勞動者期待 2
“大廠”程序員:
互聯網行業“怪象”多,希望跳槽壓力緩解
近年來,簽訂競業限制協議在互聯網行業已成為普遍做法,爭議頻發,違約金額度不斷攀升,甚至出現了天價索賠案。在一些技術含量相對較低的行業,勞動者也被要求簽訂競業限制協議的情況越來越多。如何把握競業限制協議的正當邊界,成為勞動者非常關心的話題。
新規展望
濫用競業限制約定
或難“大行其道”
2022年12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第34批指導案例——《王山訴萬得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競業限制糾紛案》中,明確了人民法院審查勞動者自營,或入職單位與原用人單位之間是否形成競爭關系時,不應拘泥于企業登記的營業范圍,還應結合企業之間實際經營內容、服務對象或者產品受眾、對應的市場是否重合等方面進行綜合審查。
由此可見,相關指導案例給用人單位敲響了警鐘——競業限制相關制度設計應當兼顧合法和合理原則,避免過分夸大用人單位的自主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