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在臨床上,心理健康與否直接影響著腫瘤的治療效果。
“確診腫瘤疾病后,患者可能出現否認、憤怒、焦慮、抑郁、恐懼等情緒,這些負面情緒如果不正確調試和引導,極易引發精神心理障礙,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和腫瘤治療。”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心理醫學科主任馮威教授表示,但一旦患者出現不良情緒,醫生直接讓患者去心理科就診,患者也會有抗拒和抵觸心理。
在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病區里張貼了“洞聽時光”的海報。本文圖片 醫院供圖
3月4日,從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獲悉,為解決腫瘤患者的心理困境,馮威教授從2022年7月起帶領科室醫護團隊,開展了一項名為“洞聽時光”的人文關懷暖心服務品牌孵化項目。
該團隊依托“復腫心理”公眾號,開設類似“心靈樹洞”的互動欄目,一天24小時、一年365天,患者可用語音留言、文字表述的方式進行心靈傾訴。項目團隊保證48小時內,患者留言“逢條必復”,用親切的話語和專業的心理知識,給予舒緩建議和人文關懷。團隊評估發現確有亟需干預或疑難病例,會引導其至線下門診及時做好專業治療。項目開展至今,累計回復語音和文字2201人次,處置個案數起。
35歲的患者李女士是受益者之一。她在乳腺外科住院治療,入院后在病區里看到“洞聽時光”的海報,凌晨3點向“洞聽時光”發出了第一次求助,她留言道:“為什么我在30歲出頭的年紀就得了這樣的疾病,我將怎么度過接下來漫長而痛苦的治療期,又將如何面對我未來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