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穿什么樣的校服,誰說了算?是聽審定校服的校長、花錢買校服的家長,還是親身穿校服的孩子?昨天在世博展覽館開幕的2023中國國際教育裝備(上海)博覽會學生服展示暨校服模特大賽上,校園最流行校服的評判引起了服裝界、教育界專家的熱議。
引領潮流 不強推薦
“我們這次比賽共吸引了全國150多家服飾企業的500多個新款系列校服參與,最終進入上海展廳參加總決賽的約有300套。”校服展示活動負責人甘甜說,各系列服裝均包括了春夏秋冬四個款式,分為小學組與中學組,都有各自的運動服系列和制式服系列。現在各地校服的價格落差還是蠻大的,比如有的私立學校會購買四季全系列校服,價格會超過3000元,而有的公立學校只購買春夏的單衣,那就便宜許多,往往只需一兩百元。這次的展示和比賽只是起一個引領潮流的作用,不作為向學校的強制推薦。
“一款新校服從設計到進入校園會有好幾道關。有的學校明確提出只換廠家不換板式,因為要保持本校傳統校服的樣式。”江蘇圣瀾服飾公司總經理徐雨晨說,他們有8位設計師,每年都會推出幾十個新款,可謂爭奇斗艷,但幾乎有一半是只留在試樣上的,不會被學校選中,倒不是設計得太“丑”或與時代脫節,主要是因為對校服的最終評判與選擇權存在分歧。現在學校對校服的選擇主要有三條路徑,一是完全由校領導定奪,二是由家委會遴選,三是由學生投票決定。要知道,這三方首先在審美上就有很大差異,常常是校長喜歡的,家長不喜歡,家長喜歡的,孩子又不喜歡,以至于越是新款的校服越難敲開學校的大門。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