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據上海網絡辟謠,今年的小龍蝦季已經到來,市場熱度明顯升溫。從平臺數據看,4月以來,上海地區以“小龍蝦”為關鍵詞的搜索量較年初增長近14倍,小龍蝦到店堂食、線上買單的訂單量增長逾40倍;外賣數據顯示,最近一個月,“小龍蝦”搜索量和外賣銷量月環比均翻番。在叮咚買菜、盒馬等生鮮電商平臺,小龍蝦的品類越發多樣,除了鮮活小龍蝦,還有熱食、冷食、冷凍等不同種類,口味超過20種。
圖說:在不同平臺上,小龍蝦都成為當令美食代表來源:上海網絡辟謠(下同)
不過,小龍蝦的消費高峰也伴隨著消費者困惑:為什么每年都有報道說吃了小龍蝦后,引發橫紋肌溶解征,有人還收到病危通知?小龍蝦到底能吃嗎?
小龍蝦會引發橫紋肌溶解征?
談到吃小龍蝦的風險時,最常出現的就是“橫紋肌溶解癥”。這是一種因肌肉組織嚴重受損導致的綜合征,患者會出現肌肉痛、乏力、尿色變深等癥狀,嚴重者會出現急性腎損傷、心律失常甚至死亡。
梳理發現,較早將小龍蝦與橫紋肌溶解征關聯在一起的是2010年的部分報道。當時,南京有30多名患者出現嚴重的橫紋肌溶解征,大部分都食用了小龍蝦。2020年,跳水奧運冠軍吳敏霞也通過社交平臺說,丈夫吃小龍蝦后,出現了橫紋肌溶解征,住了一周重癥監護病房(ICU),她還收到了病危通知,幸好最后轉危為安。
不過,也有很多消費者說,每年都吃且每次都吃很多小龍蝦,一點事兒也沒有。小龍蝦與橫紋肌溶解征有什么關系?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