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最近,每天從莘莊駕車去浦東三林上班的市民李彤發現,滬閔高架轉中環路上中路隧道方向的車速明顯變快了。
原來,交警路設部門在虹梅立交到上中西路下匝道之間的3、4號車道增加了一段實虛線,讓滬閔高架的車輛可以提前變道,避免變道距離過短造成的車流沖突,有效提升了通行效率,緩解了交通擁堵。
這背后,“匝道長工作機制”功不可沒。據統計,主題教育開展以來,上海市公安局交通警察總隊大興調查研究,聽民聲、摸實情、找問題、謀對策,把學習成果轉化為干事創業的本領,轉化為創造性執行的能力,迄今已總結171個解決問題的典型案例,提煉出23條具有代表性的重點問題清單,形成專項調研報告21篇、制度成果20項。
讓交通更順暢
高架之堵,很大程度上是堵在匝道。但申城這么多高架,這么多上下匝道,擁堵原因不盡相同,如何才能找準癥結,對癥下藥?今年4月起,交警總隊高架支隊傾聽百姓呼聲,決定把建立“匝道長工作制”作為主題教育大調研的重點課題。
“匝道長”由最熟悉情況、最有經驗的交警擔任,根據一段時間12345投訴和110警情的統計,用大數據梳理出那些上行困難、下行不暢、交織混亂的重點匝道。
找準擁堵源頭后,“匝道長”聯合各區交警支隊共同調研協商,形成“一點一方案”,并根據方案逐一落實交通組織、信號燈、標線的調整優化,并增派警力加強現場管理。最后,再通過大數據持續跟蹤評估管理成效,不斷完善。
截至目前,交警部門已經完成13處擁堵匝道“一點一方案”的治理。比如,針對中環路國和路內進口匝道堵點,警方拆除了部分隔離墩,延長了中環主線3、4號車道之間的實線長度近50米,從而增加車輛從中環路國和內進口匝道匯入主線的變道距離,有效緩解了車輛的排隊積壓。
地面道路擁堵,不少堵在區區交界處。交警總隊組織各區交警支隊對接,聯手監控道路流量,不斷調整擁堵路口、路段的交通管理措施,提高通行效率。今年1月至今,交警部門已調整交通標志、標線77處,并對335個路口的紅綠燈配時進行了優化。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