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為深入探索和建立“緊密型醫聯體”合作模式和運行機制,今年上半年,上海市東方醫院和陸家嘴醫聯體、三林醫聯體內的10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展了新一輪優質資源下沉社區工作,3個專科聯盟、15個專家工作站、52個專病門診先后落地扎根。進入下半年,東方醫院又開始進一步探索醫聯體建設新模式,積極組建醫聯體聯合病房,并于日前收治了首位76歲高齡腦梗死康復患者。
2016年,王老伯曾因患“急性腦梗死”,在東方醫院南院被成功救治,之后在居家康復過程中出現病情反復。此次住院康復穩定后,東方醫院嘗試將對王老伯的肢體與心肺功能綜合康復,從南院“向下轉診”至其離家較近的三林康德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從而實現了家門口的精準分級診療。
“病人轉到社區醫院前,作為心臟科醫生,我們須為其提前做好心肺功能的評估。比如,剛才的‘6分鐘步行實驗’提示,王老伯雖心肺功能風險分級較低,但我們也發現了另一個現象:就是他在坐位和立位變化時,會出現‘體位性低血壓’,對于這些評估發現,我們都會及時提供給社區醫院。”上海市東方醫院心臟康復中心主任李瑩介紹道。
在三級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護及家屬陪同下,王老伯“一站式”下轉,順利入住東方醫院三林康德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聯合病房”。記者了解到,作為東方醫院今年全新開設的“醫聯體聯合病房”首家試點單位,東方醫院三林康德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單獨開辟床位,分為康復及綜合內科兩大病區。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