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公廁,體現著大大的民生關懷。一段扶手、一處坡道、一個SOS按鈕、一座兒童洗手盆,都體現著政府部門關注老人和兒童需求的匠心、細心、巧心。
(相關資料圖)
今年,上海市委、市政府將“環衛公廁適老化適幼化改造”列為為民辦實事項目,要求完成200座環衛公廁適老化適幼化改造,目前全市已累計完成近100座。
改造后的公廁,
增設了什么設施?
怎樣確定點位?
如何征詢民意?
不妨來聽聽公廁改造背后的小故事。
01
哪怕高1厘米 門檻也要改坡道
在靜安區中興公園的兒童樂園邊,一座改造一新的公廁已投入使用。
昨天海岸君看到,公廁共有4個第三衛生間,均配備適合孩子使用的高低洗手盆、兒童坐便器、折疊式兒童安全座椅,臺盆和坐便器邊都裝上了扶手及緊急按鈕。
母嬰室中更是溫馨,溫奶器、紙尿褲專用容器、折疊尿布臺等一應俱全。
管理室中,還貼心地配有輪椅、助步器及老人手杖“三件套”。
中興公園的兒童樂園邊,一座改造一新的公廁已投入使用。公廁做了一系列適老化適幼化改造
中興公園公廁里,母嬰室中布置溫馨,溫奶器、紙尿褲專用容器、折疊尿布臺等一應俱全
細節中,處處體現著“適老適幼”。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