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3平方公里的上海老工業重鎮桃浦地區,在十年里重塑起脫胎換骨的“新顏”。
關停并轉、拆違攻堅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綠色廊道“還景于民”
曾經,在核心區域4.23平方公里的桃浦土地上集聚著30余家停車場、1031家物流企業,違章搭建嚴重、市場經營環境雜亂。2012年4月,桃浦鎮成立了專項工作組,開展摸底調查、實地走訪、多方洽談、清退業主等“關停并轉”工作。如今,經真南路、祁連山路、武威路沿線的貨運車輛大大減少,揚塵大幅下降,環境明顯改善。
為營造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環境,桃浦鎮承接了市級生態環境綜合治理重點區塊的2公里金昌路沿線的整治拆違任務。據時任桃浦村村委會委員、村分管拆違工作負責人朱小燕回憶,原先的金昌路兩側廠房、經營戶眾多,因道路尚未辟通,道路亂停車現象嚴重,周邊環境衛生臟亂差,給附近居民出行和生活帶來諸多不便,更存在嚴重的消防安全和通行安全隱患。“我們摸排了一下,金昌路南側無證建筑面積就達99000多平方米,涉及的企業和個人經營戶達300余家,整治工作刻不容緩。”朱小燕說。
2017年初,桃浦鎮率先成立了金昌路沿線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工作小組并設立了辦公室,對金昌路沿線劃分包干責任區。當年8月20日,桃浦金昌路沿線租戶清退工作全部完成,拆除違法建筑13.68萬平方米,為桃浦生態環境治理開啟新篇章。
如今的金昌路
如今,金昌路已改造擴建成為高標準的雙向6車道,沿途種植的行道樹和綠化帶與干凈整潔的道路構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在新槎浦西側金昌路沿線新開的金昌河已成為周邊居民休閑、健身、觀景的打卡點,一條“水清、岸綠、河暢、景美”的綠色廊道“還景于民”。
“藍網綠脈”繪就
親水秘境和天然氧吧
桃浦河屬市管河道,全長15.61km,貫穿區域腹地、連接區域內主要東西向河道,是區內河網的大動脈。發達的水系給桃浦鎮帶來怡人自然景觀的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治水壓力。
受沿線7座雨水泵站排水影響,雨天河道水質變渾。針對這一問題,相關部門將水域河道整治和陸域排水治理結合起來,在確保日常養護常態化實施的基礎上,開展巡查檢查工作——以“河長制”為依托,“一河一策”層層落實工作格局。
南北廳河河長公示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