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五一假期落下帷幕,隨著跨省游、出國游進入強勢復蘇通道,旅游選擇更加多樣化,助推滬郊民宿回歸理性發展區間。記者調查發現,民宿躺著賺錢的時代過去了,現在進入拼服務拼特色階段。
近日,上海民宿的預訂呈現“冷熱不均”現象,部分民宿因為本地客源大幅下滑而下調價格,部分民宿客房因為外地游客增多而出現“一房難求”。
冷:“躺著賺錢的日子”過去了
“今天一上午,在線解答了十多位網友咨詢,卻沒有一人下單。”阿冰是崇明區某民宿的主理人,他的民宿因為裝修精美,拍照打卡點位多,過去三年屬于崇明區“第一梯隊”的民宿。
“一年前,我家民宿的客房都需要提前預訂,節假日、周末都是‘滿房’狀態。我都不用打理旅游預訂平臺的賬號,過著‘躺著也能賺錢’的小日子。”阿冰回憶道。去年年底,民宿暫停營業兩個月,今年再次開門迎客時,他發現預訂量大幅下滑。今年二三月份,民宿平均入住率不到20%,其中不少還是“回頭客”。
和阿冰一樣,有一批民宿主理人在今年春天感受到一股“倒春寒”。崇明區中興鎮現有民宿約110家,今年二三月份,不少民宿一個月只接了一兩單生意。為吸引更多游客,以櫻花為特色的中興鎮在4月舉行了櫻花文化旅游節,吸引了不少民宿主理人參與。“在節慶活動的帶動下,4月前半個月,民宿入住率接近50%。”
五一假期是傳統旅游旺季,阿冰民宿的表現差強人意,5月2日、3日均有兩三間空房。在崇明,以住宿為主的農家樂升級版民宿大多門可羅雀。“防疫三年,我家民宿都是整幢包租,7間房間,一晚價格約一萬元。”另一位民宿主理人張先生告訴記者,今年元旦后,他發現預訂量大幅下滑,立即調整了策略,實行“按間銷售”模式,同時提供一價全包的早餐、班車接送等服務,卻發現入住率僅保持50%左右。
“盡管生意不景氣,我依然相信民宿的經營狀況會很快好轉。”張先生相信隨著越來越多人向往休閑文化生活,鄉村游微度假將成為新的生活方式。他建議民宿主理人要不斷提升民宿體驗業態,同時多部門也可攜手打造系列節慶活動,吸引更多游客走進鄉村。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