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1—3歲嬰幼兒如何實現高質量“家門口的照護”?今年以來,徐匯正加速建設社區托育點。目前,“寶寶屋”的建設在區域內13個街鎮全面鋪開, 9家“寶寶屋”正式建成運營。
當越來越多的“寶寶屋”出現在社區內,諸多嬰幼兒家庭拍手叫好。同時,一些家長也流露了一些顧慮:把這么小的孩子獨自放在陌生的環境中,他能適應嗎?在每次一小時的托育服務時間里,孩子會做些什么?“寶寶屋”的環境和設施如何?“師資”值得信任嗎?
量身定制,設施更友好
“寶寶屋”是上海話“抱抱我”的諧音,以“政府主導、安全普惠、屬地管理、多方參與、就近就便”的原則,為1—3歲的幼兒家庭提供多樣化的照護和育兒指導服務,每年為每個有需求的1—3歲幼兒提供不少于12次的免費照護服務。為了方便家長們接送孩子,選址上突顯就近、便捷、嵌入的特點,通常設置在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內,如為老服務中心、黨群服務中心、市民驛站、居委會、社區文化中心等。
徐匯區斜土路街道“寶寶屋”就位于大木橋路上的黨群服務中心,附近就是社區文化中心、社區圖書館等基礎設施,嵌入15分鐘社區生活圈。這樣的選址對于附近的居民來說,無疑十分便利。
“寶寶屋”的硬件設施和環境布置都是為3歲以下的孩子量身定制。蹲下身來,感受孩子的1米視線——圓角的木質小桌上整齊地擺放著顏料、畫筆;低矮的書柜上陳列著各種經典的低幼圖書,旁邊還有可供孩子閱讀時使用的小墊子、小靠枕;娃娃安靜地躺在小床上,四周還有與孩子身高相適應的晾衣架、小衣柜、料理臺……
關鍵詞: